新闻中心

news

【璧医名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 医学影像科

发布时间:2025-08-01


砥砺奋进,科室发展历程与成就





   
图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医学影像科(放射科)始建于1959年,是以影像诊断为主,集介入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影像临床综合科室。2023年12月科室成功获批“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是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影像专科联盟理事单位、西南放射专科联盟成员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培养单位、重庆市璧山区区域影像质控中心挂靠单位、重庆市璧山区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年DR检查量10万人次以上、年CT检查量10万人次以上、年MR检查量3万人次以上、年DSA诊疗量3000人次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专业人才队伍,铸就坚实后盾


医学影像科拥有一支临床影像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团结协作、医德医风优良的医疗团队,现有医、技、护、勤人员共5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5人;医生22人、技师25人、护理及工勤人员8人;医学博士3人(含在读2人)、硕士14人(含在读5人)。科室分为影像诊断与介入、影像技术、影像护理3个学组。科室拥有重庆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重庆医科大学副教授1人,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1人,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青年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全国腹部影像学优秀青年学者1人,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专委会PACS委员会委员1人,重庆市医学会和重庆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影像技术专委会委员、各学组委员共10余人。

科室承担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任务以及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重庆市内外部分高校影像专业实习生临床带教,放射从业人员的进修培训。承担重庆市璧山区区域影像质控及远程会诊工作,定期组织理论培训、线上及现场质控检查。成立了以分管院领导任组长的影像远程会诊中心专家组,参与本区域远程影像会诊工作及报告书写及审核工作。科室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5项、厅局级科研课题7项,获评医院领军科研创新团队1个、青年科研创新团队1个,入选院内首届优秀青年1人、入选教学名师计划1人、入选渝医人才海外研修计划1人。科室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多人任职于国家级、市级、区级等各级学术组织。

科室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仅具备扎实的医疗技术和护理专业技能,还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安心。整个科室成员之间团结互助、积极向上,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家不断学习进步,共同为提升科室的医疗科教水平而努力。


图片    

温馨的医学影像科大家庭


图片    






特色技术,引领诊疗前沿

图片  


科室分为:(一)影像诊断组:含神经学组、肌骨学组、心胸乳腺学组、腹部学组。(二)影像技术组:含DR组、CT组、MRI组、DSA组。(三)影像护理组。


科室拥有宝石能谱CT在内的螺旋CT机5台,3.0T及1.5T超导磁共振机各1台,数字平板血管机(DSA)2台,多功能胃肠机、数字摄片机、数字乳腺机、骨密度机等先进检查设备。常规开展全身各系统影像检查及诊断工作,其中能谱CT应用,CT低剂量早期肺癌筛查,CT心脏冠脉成像,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重建;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水成像、磁共振弥散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磁共振神经成像等新特技术,相关技术处于重庆市、区同级别医院前列,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专科。


图片    
图片    

科室配备先进的CT机、MRI机、DSA机


(一)脑卒中“一站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NCCT),CT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成像方法简便,3-5分钟即可完成检查。只需一次检查即可完成脑卒中治疗前评估,为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图片    
图片    

脑卒中“一站式”CT检查


(二)心脏磁共振“一站式”检查,通过多种扫描序列对心脏进行综合成像,具有无电离辐射、大视野、任意平面成像等优点,可重复性强,空间、时间和软组织分辨力良好,还可以实现在体组织“病理影像化”。


图片    

心脏磁共振“一站式”检查


(三)肺结节三维可视化重建CT检查,可结合原始轴位图像清晰显示肺结节与周围毗邻关系,尤其是与周围动静脉血管的解剖关系,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抉择。

 

图片    

肺结节三维可视化重建CT检查


(四)肝脏定量磁共振成像及肝胆特异性对比剂成像普美显(钆塞酸二钠)注射液是一种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可以提供普通磁共振增强的图像,还可以获得清晰的肝细胞特异性图像,肝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增强的优势在于能发现小于1cm的肝内病灶,为肝癌提供特异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提高肝内病灶的检出率,有助于肝内病变的准确诊断。


图片    

肝脏定量磁共振成像


图片    

肝特异性对比剂MRI增强检查


(五)胰腺炎和代谢性肝病CT/MRI检查,针对急性胰腺炎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提供胰腺内外、腹膜后间隙的病理变化图像,为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早期评估、局部并发症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肥胖症相关的代谢性肝病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无创性提供肝脏脂肪含量的情况,以及评估人体的皮下、内脏脂肪和肌肉面积/体积相关信息,为减重手术的开展和术后影像学随访提供循证依据。


图片    

胰腺炎和代谢性肝病CT/MRI检查


图片    







专家名片

图片  


图片    

肖  波 

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医学影像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

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放射学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专委会腹盆学组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委员

重庆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

重庆市璧山区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成都高新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肝脏疾病、胰腺疾病、急腹症、腹膜腔和腹膜后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尤其擅长消化道、胰腺癌的CT/MRI较早期诊断和MRCP诊断。有丰富的上下消化道造影和灌肠整复诊治经验,主持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中华放射学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获四川省医学会青年科技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第一发明人)


图片    

蒋兴红 

副主任医师、民主同盟会会员、医学影像科副主任

第七届重庆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委员

重庆市璧山区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各类多发病及常见疾病的CT和磁共振诊断


图片    

彭正伟 

副主任医师、民主建国会会员、医学影像科副主任

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第一届影像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放射医学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重庆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腹部影像学组委员

重庆市璧山区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

重庆市璧山区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各类多发病及常见疾病的CT和磁共振诊断


图片    

王  劲 

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医学影像科党支部委员

擅长各类多发病及常见疾病的CT和磁共振诊断,擅长CT、MRI诊断,擅长外周血管、肝癌、子宫肌瘤及食道支架等介入手术

图片    

魏  梅

副主任医师、医疗组长、神经骨肌组组长

重庆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神经影像学组委员

重庆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头颈影像学组委员

擅长DR、CT、MR肌骨影像诊断。主持区课题及市科卫联合课题各1项,发表多篇论文(含SCI 1篇)


图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医学影像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专注影像学领域,精研医术仁心,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影像之光,照亮健康!

 

门诊部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双星大道9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门诊部1楼医学影像科诊区

门诊部电话:023-41522762 023-4141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