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发布时间:2025-11-17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多科室,成功救治一名因牙源性感染引发腐败坏死性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进而合并颈部、纵隔脓肿的危重症患者,这也是我院成功治愈的首例该类危重症病例。

该患者此前因牙疼未及时就医,症状持续加重,左侧面部严重肿胀,呼吸略感急促,遂紧急前往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医。检查结果令人揪心:血常规显示白细胞飙升至24.93×10^9/L,CRP高达213mg/L,血红蛋白与白蛋白均达危急值,CT影像更清晰提示,患者的颌面咬肌间隙、口底、颈部乃至纵隔区域已形成多处脓肿并伴有积气。纵隔脓肿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此刻情况已十分危急,必须立即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手术。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负责人谢渊旭副主任医师当机立断,一边组织科室团队制定手术方案,一边联系胸心血管外科联动支援。主刀医生钟卫云副主任医师和主管医生杨婷钰住院医师,为患者行紧急气管切开+颌面颈部纵隔脓肿广泛切开扩大引流术,打通“生命通道”,奠定了后续治疗的关键基础。

手术团队为患者紧急实施手术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术后,患者被转入ICU严密监护,医院同步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药学部等科室联合会诊,针对患者病情定制 “三联抗感染方案”。但危机并未完全解除——术后一周内,患者相继出现肺部感染、胸腔积液、重度贫血、顽固性低蛋白血症、下肢深静脉血栓、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钠离子指标一度触及危急值。医护团队每天坚持为患者换药、冲洗、清理坏死组织,每次操作都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细致入微的护理为患者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在医护人员的日夜守护下,患者病情逐步稳定,脓肿区域的坏死组织被新生肉芽替代。一个月后,患者顺利接受二期皮瓣修复术,身体机能稳步恢复,最终康复出院。

患者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该病例的成功救治,不仅彰显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高超的专业诊疗水平与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更体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优势。未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将继续精进诊疗技术,提升服务品质,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