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战“疫”一线“红色堡垒” 我院成立9个临时党支部
2022-12-01
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工作作处于关键时期。近期,科教部党支部动员组织在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护士及全体学生,共克时艰,共同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守卫战,积极发挥抗疫的“青春”力量!
2022-11-30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连日来,全区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工作处于最吃劲、最紧要、最关键的时期,医院各支部、各科室干部职工迅速响应、“疫”不容辞、闻令而动,全院1640名职工、343名党员连续奋战在核酸采集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住院病区、手术台前……快速形成“上下一盘棋、防控有合力”的“疫”战格局,全力守护着全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2022-11-27
上岗第一天,我们收了第一个新冠肺炎患者,这个病人在高流量吸氧高参数下仍喘累明显,且二氧化碳分压70左右,氧合指数小于150,有气管插管指征。“马上行气管插管!”“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采取镇静镇痛措施”……我瞬间进入工作状态,忘记了恐惧和压力,眼里只剩下救人!待全部流程处理完毕,病人逐渐平稳下来,一看时钟,早已过了下班时间。 第二天轮到我上夜班。白班医师告诉我,病房里有几个危重病人,有一个行CRRT治疗的,两个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其中一个在做俯卧位通气。查看病情、开医嘱、写交班记录……在原本医院早已习惯的工作流程,放到这里,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增加了好几倍,这个夜班,我一直干到了第二天凌晨。
2020-03-02
我院首批援鄂医疗队隔离休整一周后,接命令提前结束休息,继续投入前线的救治工作。本文为重返战场后,队长陈飞所写的日记。 2月20日 星期四 今天是进入休整期后隔离观察的第7天。我收到通知,明天将提前结束隔离期,前往临床投入新的工作。 领队会议中,我得知我们将继续前往孝感市中心医院,支援新成立的3个病区之一。与之前不同,这里收治的病人主要是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我们重症组成员要承包一个楼层。 向队员传达会议内容时,我害怕团队士气会很低落,本有14天隔离休息时间的我们,不仅要提前投入战斗,还将前往更加“凶险”的战场。 但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来到孝感26天,队员们眼神中的斗志丝毫没有退却,大家纷纷“摩拳擦掌”,表示对接下来的战斗信心十足。我为身处这样一支充满激情的队伍而自豪。
2020-03-02
“16床挂了,变化好快,查房时氧饱和度好好的,几分钟就挂了!”
2020-02-28
截至目前,在院党委的引领下,医院全体领导班子多次带队关怀慰问了我院援鄂队员,以及发热门诊、留观病区、感染病区医护人员的家属,共计67个家庭,送去了防疫物资、营养品等。 情系一线医务工作者。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后勤保障部门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为满足其就餐需要,医院不仅提供免费的餐饮,还安排专人送餐制度,由多名固定送餐员将每日三餐送至发热门诊、留观病区和感染病区。食堂精心配菜,在均衡营养的前提下,做到每日菜谱不重样。对于每名食堂员工的个人防护进行了严格的培训考核,餐具及时清洗、每日消毒,全力确保就餐安全。 “向战斗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特献上一份特制芋儿鸡,以表敬意!”这段时间,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总是发现,从食堂送来的盒饭中,经常会多出来几道菜。
2020-02-28
走到医院门诊,发现大门前的地板上多了一道道黄线,严格划分出一米间隔,工作人员正引导病人有序地排队进入。 轮到我时,医护人员拿起体温枪为我进行体温监测,并说:“先生,您需要出示登记证明才可以进入医院。”在其的指引下,我拿出手机对地面上的二维码,填写了好实名信息、如实回答了健康状况、接触史等问题,并出示身份证件进行核对。 登记信息时,工作人员热心地提示我,只要关注了医院的微信服务号,就可以提前在手机上进行来院信息登记,还能第一时间完成预约、挂号等步骤,减少在医院的等候时间。信息化医院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啊! 本以为万事俱备,我却还是吃了“闭门羹”。“您不能进医院,您佩戴的是带气阀的口罩,不符合本院的防疫规范。” 工作人员将我带到一旁的预检分诊点,耐心向我解释了不同口罩的防护作用,并免费将我的口罩兑换成了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进医院如此严格,服务如此贴心! 在预检分诊,我看到了“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以及严格划分的“发热门诊通道”。工作人员告诉我,凡是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在这里被“拒之门外”,由专人通过专用通道带至发热门诊区域进行进一步诊治,实现普通就医和疫情防控“0交叉”。 大门前,一块块醒目的标识牌如同“挡箭牌”映入眼帘,不仅让人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就诊流程、注意事项一目了然,还对外卖、快递、陪护等做出明文规定。 走进门诊大厅,身穿红外套的党员志愿者热情地指引我排队挂号,提醒我在院期间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告诉就诊区域已经被严格划分,提示我要与其他人保持适当的间距、做到科学有序地就诊。 通过扶梯来到2楼,看到有工作人员正在对地面进行消毒。他们说,这是他们每天早、晚都要做的事情,座椅、走廊、诊室,一个死角都不放过。除日常清洁消毒外,还重点加大了电梯、扶梯、门把手的消毒,对诊疗仪器、公用轮椅等每用1次就会消毒1次。非常时期,消毒操作必须做到“寸土不让”!
2020-02-26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双星大道9号 电话:023-58800389 技术支持:讯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