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之严远超我的想象。,各位应该放心,我有信心零感染回家。 ed9efc0d9fa242049b0f6d2f0c0130b6.png 这支队伍是一支由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神经内科、肾脏内科、肿瘤科医护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10个人个个都是“精兵悍将”。还记得在乘坐包机飞往武汉的路上,我们放声歌唱着《我和我的祖国》,每个队员都神情坚毅,犹如即将上阵杀敌的战士。 ae73b4cf9529492e9ed2faf6a422503f.png
2020-02-26
“紧急通知!接国家卫健委湖北防疫指挥部指令,我们医疗队明天值完班后开拔去支援新的方舱医院建设。我们将在新的战场投入新的战斗!大家做好准备!”收到这条信息,是在2月15日的晚上。大家都预感到,接下来会承担更重要的责任,面对更艰巨的任务。 51a941cac93b475993a06960ecb6202b.png 我叫徐樱月,是璧山区人民医院老年科护士长。2月4日,我和我院呼吸、重症、护理、感染控制等专业的13名成员组成中国(重庆璧山)紧急医学救援队,与重医附一院、肿瘤医院、重钢总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的“战友”合流,作为重庆第四批医疗队,对口支援武汉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十余天的时间,我们从逐渐探索到推动医院顺畅运行,拟定了该方舱医院的医疗核心制度。该制度还得到国家卫健委的充分肯定。 按指挥部统一安排,2月16日,我们全员从客厅方舱医院转入第十所方舱医院——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沌口方舱医院,支援其建设和运行。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在客厅方舱医院累计的“重庆经验”带进这里,我们要用“璧医力量”筑牢这片防疫阵地。 e0a7a761943c4034a8cb5c1285737e64.png 沌口方舱医院由一家物流园区改造而成,由于设计匆忙、建造时间短,临近投用,运行起来仍有些“手忙脚乱”。 “人手不足,很多岗位都缺负责人!” “医护人员进出通道院感不达标!” “医院工作流程制度没有形成,管理层组织架构还是一片空白。” “明天就要开舱接收患者,我们只剩下24小时的时间来完善制度和设施!” …… 进入医院“踩点”考察时,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我们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我们把前期成功经验继续沿用到新的“战场”上,那便是各司其职,将每名队员的专业技能和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 933aa05106a34948b51bbddda7eba3e7.png 璧医院感员柴娟,和医院负责人及施工方不断沟通,对院内不达标的场所进行结构改造,增加出口、临时增建更衣间,对第九批重庆市、内蒙古队的新进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 璧医呼吸内科副主任刘碧翠,组建起临时医务部并担任副主任,完善管理架构,梳理和制定各项工作流程、考核办法,统筹医院医疗版块的整体运行。 我则由于有护理管理经验,担任起该医院的护理部副主任,制定排班表、布置工作环境、安置医疗设备,将每日温馨提示、洗手操等“璧医经验”用上。 因为有经验,我们每一个队员都承担了比其他医护人员更重的工作任务,加班加点地做事。 3cc4acd4a885451c8b1ceed1013ec736.png 20多个小时的接力战斗,沌口方舱医院终于达到了开院标准。 沌口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共有600余名。2月17日晚上,十余名队员站在沌口方舱医院门口。 “有些医疗队因为组建时间紧,练习还不够,而我们重庆医疗队有经验,我们要先上!”只听一声令下,璧医队员李奎和重庆第九批医疗队的队员李军率先踏入隔离病区,标志着重庆医疗队成为首支进驻该医院的队伍。 冲锋在前,是因为职责所在。我们有经验,应该多担待一些。
2020-02-25
2月23日,是我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赵春迪的生日。同一天,在湖北孝感中心医院1楼大厅里,响起了铿锵有力的誓言,我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重庆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统一组织下,面向党旗进行了庄严的集体宣誓。 战疫一线,别样的生日,让我们共同遇见最美的初心! 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有意义的一天,也是我无法忘记的一天,”队员赵春迪说,“因为今天也是我30岁生日。” 赵春迪,一个乐观开朗的90后护士,我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今天,是她到援鄂一线的第12天。生活中的她,是老公的好妻子,孩子的好妈妈。工作中的她,她努力干好本职工作,踏实、细心,追求上进。疫情发生后,她积极请战,没有丝毫犹豫,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到孝感驻地后,第一时间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她说:“我觉得中国共产党是神圣的、让人自豪的党。危难时刻,共产党员冲锋在一线、无所畏惧,带给我们勇气和信心,我迫切希望加入他们,像他们一样勇敢,冲在第一线,也期盼自己能经受考验,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今天的生日,虽然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丈夫的鲜花,没有女儿的亲吻,一切都简简单单,但她却乐呵呵地说:“这是我人生中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生日,第一次站在党旗下,我好开心、好满足!”
2020-02-24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南丁格尔精神的传承者。 面对疫情召令,她们逆流而上、驰援湖北,用专业和无畏汇聚起磅礴的力量;面对身边患者,她们恪尽职守、捍卫健康,成为守护医院安全的重要力量。疫情防控的各个战线上,随处都可见她们冲锋在前的动人身影。 医院的后方,“Nursing Now”,她们正用专业行动构筑了一道道抗击疫情、守护患者安全的严密防线…… 正确洗手,都要会: 29b882c6f37f40a68733fa076d322e66.png 22beef9c2e304ae3a4739890bec0eb84.png 3604322d93734b6d84c613c62658a54a.png 8290ab8c049044bebb2599d72b514d2f.png e5c1ff0b28884cceb6aae1b164f0b8a2.png 4c675632fb8f47228e81ce5bff68317f.png 47d2df22f5b64b809bf1e9f07cbbd47e.png 565227e5e55b493e8e00d179f39f20c3.png 戴好口罩,防传播: de8097893f914e079b0b8a7a449ecca7.png 7e61244a54a14532b27f6c980d498466.png 63ba6ce7d2304bb99a03a76eb9edaf48.png 捂住口鼻,再咳嗽: 5876679563fd478b8241eec04d95ffd6.png 7793f738a94a4bf5bbfd0d7f38c69f8a.png 9429dfb0695b4bf9a8ae7c61fe702d77.png d58e3d20474a4b02b6a1ba6c45f2d3d2.png 防控知识,认真学: bc88ded00cd64529af444a93ee356524.png c86d41aeb8df42f487783ea01c5fcaf2.png 3abac1d7d2b84e62ac8023b44c2f120e.png 6c43e17844d1482e9dff8f621398f243.png
2020-02-20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核心战场,湖北省各地医疗临床急救用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今天,璧山区中心血库将志愿者捐献的10000毫升血液启程发往湖北。 自我区中心血库发起“热血战‘疫’志愿者在行动”公益活动以来,全区卫生系统、教育系统、民主党派等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身处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也撸起袖子,奉献热血。截至目前,共有174名志愿者分批分区完成了献血采集工作,累计献血量达到46600ml。 此次璧山送往湖北的血液为50个单位红细胞悬液(A型15、B型15、O型15、AB型5)总计10000毫升,将由市血液中心统一调配,支援宜昌、恩施、荆州三地的医疗用血。
2020-02-20
2月16日,经历近20天的连续工作,我院首批援鄂医疗队进入修整日,第三批15名援鄂队员接力而上,到孝感市中心医院开展防治工作。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窗外寒风呼啸、雪花狂舞,撕咬着行道树。冰天雪地,阻挡不了我们炽热的内心和前行的脚步。湖北降温了,但此刻的我们不冷。 为避免接触感染,我们没能与璧医第一批战友见面,大家都带有一丝遗憾。听说孝感的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我们只想向他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接下来的战斗由我们顶上!” 一接手重症区的工作,我们立刻遇到了“下马威”,7床的重症患者“七叔”昏迷不醒,浑身布满了气管插管、深静脉插管、导尿管等生命支持管道,必须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在我们的精心治疗下,他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睁开双眼后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我们,七叔对我们感激不尽:“谢谢你们的照顾,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七叔性格乐观开朗,经常和我们开玩笑,说自己贪睡,多睡了一小会儿,睡过头了……他的笑容,成为了医院里紧张空气的缓和剂。今天,由于病情好转,他拔出了身上的大部分管道,并且成功取下呼吸机,能够自己呼吸了。 七叔说的最多的话是:“我很快就会好起来,我们很快就会的取得胜利!孝感加油!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他的乐观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2020-02-19
如果说医院隔离病区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那么发热门诊就是这次阻击战的前沿阵地,我院感染科医生贺袁,则是坚守这片阵地的“排头兵”。 “我曾是军人,又是共产党员,还是感染科医生,疫情当前,我必须冲锋在一线!”说出这句话的贺袁,挺拔、威武。但极少有人知道,英雄的内心也有柔软,背后曾有着怎样的艰难抉择! “爸爸好想抱抱你” 在家人眼中,贺袁是个“钢铁直男”,是个“行动派”,喜欢“做得多,说得少”。贺袁很清楚自己的角色:是共产党员,是白衣战士,是退伍军人,同时也是家里的顶梁柱。 2019年12月18日,贺袁迎来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带着全家的期盼和祝福,儿子小俊壹健康出生。新生的孩子常常哭闹,老是晚上1、2点才入睡,半夜随时都会惊醒,贺袁转型成“超级奶爸”,累并幸福着。 然而不过几天,角色的天平就发生倾斜。疫情发展迅猛,工作压力增加,为了家人的健康,他不得不主动远离仍在坐月子的媳妇,以及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他曾向妻子许诺“我白天是医生,晚上当奶爸!”如今他却失了承诺。只能在休息时间拿出手机,看一看儿子的照片,隔着屏幕抚摸他稚嫩的小脸,嘴里忍不住说出:“爸爸好想抱抱你。” 小俊壹满月时,突然感冒发烧,家里的老人卧病在床、坐月子的老婆独自带娃......特殊时期,家人忍不住问贺袁:“领导知道你的情况吗?能不能酌情考虑一下岗位?”他沉默良久,只短短回了句:“我不能走,这里需要我。”沉默背后,是最艰难的抉择。 57f8903265f844bb9aae9cfd82236054.png “我24小时都在” “贺医生,这会儿突然来了很多发热病人,我们完全忙不过来了,怎么办啊......”2月16日深夜11点,刚刚结束轮班的贺袁接到了发热门诊值班的小刘医生的电话,对方的语气带着哭腔。“别急!让所有人严格按规范操作,我马上到!”猛地掀开被子,贺袁披上外衣匆匆出发。 等他再次回到床上,已是满身疲惫,时针已指到了凌晨4点。“贺医生,不好意思,明知你第二天还要上中班,却大半夜把你叫来。”贺袁刚躺上床,就看到小刘医生发来的短信。“没关系,我们必须守好发热门诊。随时联系,我24小时都在。”贺袁回复,把手机放在枕边,他瞬间熟睡……这是贺袁在这场战“疫”中的工作常态。 疫情发生,贺袁是医院最早进入发热门诊、坚守时间最长的医生。他临危受命,肩负起主导发热门诊“战疫模式”的重任。 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佩戴口罩、帽子,外加护目镜和专用防护服、鞋套,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还必须加戴面屏和一次性隔离衣。“即使在冬天,这样‘层层包裹’下的医护人员也会特别闷热,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护目镜上全是雾气,又不能进行擦拭。视线模糊下,抽血输液全靠我们的经验。”说到自己的战友,贺袁即心疼,也自豪。 中午,发热门诊本有短暂的休息和用餐时间,但只要有病人等候,全体医护人员都会放弃休息,不吃不喝直到轮班结束。防护服数量紧张,为了减少穿脱次数,他们习惯了从进入诊疗区域前就不喝水,只为尽量不上厕所…… 曾经,贺袁是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哥”(科室唯一男士),高大帅气、踏实稳重;而今,他已是面颊红肿、鼻梁破皮、双手脱皮...... b5057de0137b4d65a227936500c30f94.png “以科学和专业应对‘万变’” “近距离面对病毒,说不害怕是假的。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的战友们,都要直面恐惧和压力。”贺袁说,畏惧源于未知和不自信,要消除畏惧,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坦然应对“万变”。 组建发热门诊团队,建立和完善预检分诊、疾病诊断筛查流程,修订接诊流程,建立标准化防护流程和消毒规范,并根据指南和实际工作反馈时时改进…… “我们的工作职责,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同时,让病人得到准确的诊断、有效的分诊和分流。”贺袁说,为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团队不断强化消毒隔离、诊治方案、标本取材等培训,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现场演练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否则全部“打回重练”。这份“严苛”的背后,是贺袁对战友、对病人的高度负责:“如果医护人员的健康都不能得到保证,谈何守护病人,谈何战胜疫情?” 疫情当前,各项防控工作已逐步规范、有序,而发热门诊仍旧是医院工作量最大、变数最多的地方。这里的工作不仅是一场场体力挑战,更是一个个“烧脑”的过程。一个多月来,贺袁坚守在这间诊室,为一名又一名发热患者寻找病因,侦察“破案”。“守住发热门诊这块阵地,就是为璧山人民守好阻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e54476469d7a4edfbdf80814e8b1b2d8.png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刻,贺袁与发热门诊医护人员面对生命的考验,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用专业和敬业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强堡垒。
2020-02-19
时间过的很快,我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已在湖北孝感前线21天了。北国的冰雪渐渐消融,楚地樱花正待最美盛开,我们期待他们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凯旋,与亲人团聚! 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爷爷,您怎么了?您怎么了?” 队友日记: 我叫陈飞,是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也是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今天,湖北孝感飘起了久违的雪花,也是我们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结束第一阶段工作后隔离观察的第二天。这样的下雪天,对我们南方人来说是不小的惊喜。 虽说在隔离观察中,但我们心里仍时刻牵挂着那些还在与疫情战斗的患者和战友们: 6床还在发热吗?27床氧合是否回升?24床晚上还在咳嗽吗?接替我们的援鄂医疗队员们适应新的工作模式了吗?他们是否能够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保护好自己? …… 记得我们刚走进孝感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的大门时,一切都还历历在目。虽然是陌生的地方,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一点都不陌生。孝感市中心医院的战友们,他们就像是我们的亲人及同事,让我们第一时间一点也不拘谨的很快融入其中、投入战斗。 44ab323c54e84fa6969b129ebad84c43.png fd0a7edcb2f9466ca5ebfde3cc8cf145.png 还有那里的患者,当我们进入病房后,患者得知我们是从重庆来援助的,有说不出的高兴与感激。“非常感谢重庆专家的到来,你们来的太及时了,我们又增加了战胜疫情的信心,相信一定会战胜病魔的”。这是8床的患者叔叔对着我们的手机镜头说的话。“我们真的好感动。” 还记得28床的患者姐姐,她是孝感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护士,这次也不幸被感染。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从她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面对疾病所表现出来的从容与自信。这也给同病房的病友带去了希望。对于我们的到来,她也是由衷的感谢。 1ddbe6d43be8409ca4705e95613d33f1.png 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15床的那位患者爷爷,他是我们病区病情最危重的患者。2月8日,我们还是和往常一样穿好防护服来到隔离病房,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老爷爷。“爷爷,今天感觉怎么样啊?”爷爷年纪大了,听力不太好,我用比较大的嗓门对着老爷爷说。然而,爷爷似乎没怎么回应我,过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对着我们点点头,我从他的脸上看出今天精神没有昨天好。心里时刻提醒自己,“一定加强巡视,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随后,我们开始一天的工作:分发早餐、给患者打开水、发口服药、输液、抽血、留置针穿刺……,虽然繁忙,但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突然,耳边传来几声呼吸机的警报声,我赶紧跑进老爷爷的房间:“爷爷,您怎么了?您怎么了?”我看爷爷呼吸频率很快,心电监护仪上的氧饱和度只有56%,我再看呼吸机,不好,呼吸机氧浓度只有23%。我立即断掉呼吸机面罩,给予外部高流量吸氧,同时呼叫同事帮忙并通知医生,我一边安慰爷爷,一边查找原因。很快,原因找到了,原来呼吸机氧源接口除了故障,经过处理后呼吸机的氧浓度恢复正常。我随即将呼吸机面罩给爷爷戴好,并将氧浓度调整到80%。我们陪在爷爷身边,看着氧饱和度一点点升上来,终于升到了90%以上,终于松了一口气。后来,由于爷爷的病情不得不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治疗,但在我心里,一直牵挂着他,也衷心祝愿他老人家能早日康复! 00422cda16f3476e9ce4e3fb47d032c6.png 我们相信,黑夜再长,也挡不住黎明的朝阳;冬日再冷,也冻不住我们的热忱之心。长江水在缓缓上涨,南方的暖风正步步临近,北国的冰雪渐渐消融,楚地樱花正待最美盛开。我们期待神州大地早日恢复生机,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战胜疫情凯旋归来。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2020-02-17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双星大道9号 电话:023-58800389 技术支持:讯迈科技